• 官寨既是土司办公的衙门,也是土司及其家眷生活的地方。卓克基土司官寨是现存保留最为完整的官寨建筑。该土司官寨始建于1918年,1936年毁于大火,1938年由第16代土司索观瀛在原址上进行重建。官寨坐北朝南,由四组碉楼组合为封闭式四合院。建筑规模庞大,高大雄伟,构造精巧,囊括了嘉绒藏族石碉古建筑艺术精华。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有大小房间即展示厅63间,是集藏汉民族建筑风格于一体,融世俗与宗教建筑理念为一身,独具魅力的城堡式建筑。官寨分东、西、南、北四幢楼,东楼为家眷楼、西楼为土司楼、南楼为宾客楼、北楼为宗教楼。楼层都采用汉式回廊,回廊外用汉式花窗与嘉绒式窗花作装饰。整栋建筑为穿斗式结构,未用一钉一铆,表现出高超的建筑艺术。1935年红军长征期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曾在官寨居住一周。毛泽东曾感叹:“古有郿坞,今有官寨。土司的这个城堡应该是我们在长征途中见到的最有特色的建筑了”。 1984年,美国著名作家、《纽约时报》总编索尔滋伯里来到马尔康,盛赞卓克基土司官寨是“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这里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故事的背景地,是著名电视连续剧《尘埃落定》的拍摄地,也是电视连续剧《长征》的开机地和外境主要拍摄地。1988年被列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嘉绒藏区素有千碉之国的称谓,在川西北、西康等地,这种耸立擎天的青灰色的碉楼随处可见,它象护法神一样守卫这着自己身前 的村庄。这种独特的建筑景观构成了嘉绒藏族建筑艺术的一大风景线,这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碉楼的制高点是了望放哨之室;再下来是枪弩射手们的住置;壮男强丁的集中地;中间是妇孺们的避难所;公私物资的囤居地;最下层有粮食饮水的储藏室;有厨房灶具等,每层都有自己的功能,每层都有合理的安排。楼层之间由活动木梯相连,既使巫徒或敌人冲进来,只要有人抽掉木梯,下面也无可奈何上面,只有挨打的份儿。

  • 民居建筑 马尔康地区的民居大多由片石垒砌而成,称为碉房或寨房。房屋四方墙体由片石层层叠压,并用黄泥沟缝,内直外收呈梯形,房屋有二至七层不等,四角上翘,墙棱十分锐利。除有吊厕的墙面外,各墙面都开有窗口,房屋整体方正高耸。墙面上用石灰绘有天地、日月、星辰和图腾等图案。房屋底层为畜圈,第二层以上为人居用房,设有厨房、客厅、寝室等,最顶层向阳面为经堂,各层用独木梯连接。这样的楼层居住形式,体现了嘉绒藏族“神”、“人”、“畜”三界的思想。其建筑多在背风向阳、土质坚实的高地上,依山势择险而居,以几家或几十家为村落,俗称“寨子”。嘉绒民居的独特风格,与周边秀美壮丽的自然景观浑然一体,给人以古朴、神奇、粗犷之美感。在嘉绒民居建筑中,尤以沙尔宗的“邛笼”建筑、草登代基村的青石板房屋以及西索民居引人注目。

  • 马尔康寺庙建筑规模宏大,整体布局讲究,结构严谨复杂。多为3层以上,并根据地形建成正方体或长方体。建筑内部廊柱、殿柱林立,经堂、佛殿、大厅雕梁画栋、镂花描金,外部立面、窗户、飞檐、脊顶彩绘装饰十分精巧。为突出主体建筑,正面均筑有多级台阶,并在神殿门前置有3至8根主柱支撑门厅,神殿采用柱、梁提高空间高度。境内的寺庙建筑以大藏寺、草登寺、昌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