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楼建筑  碉楼也称高碉,旧时分战碉、官碉、家碉、界碉,是嘉绒藏族先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嘉绒藏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过去在嘉绒地区有这样一种习俗,每当一户人家生有儿子,其家人就必须在房屋旁建造一座碉楼,儿子每长一岁就修一层,直到儿子成年后完工。因此马尔康地区碉楼数量最多,分布极广,又有“千碉之国”的称谓。碉楼以外形可分为四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等,高达十余米或数十米不等。在冷兵器时代,具有很高的军事防御价值。由于碉楼一般建于险要之地,当有外敌来袭时,人们便退入碉内,凭其石坚墙固,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碉内储有充足的粮食,外有暗道引水入碉,即使被困数月,也可安然无恙。嘉绒碉楼因其结构考究,技艺精湛,神秘莫测而倍受世人的关注。分布在马尔康境内的碉楼现尚存198座,保存较完整的有近百座。其中松岗直波碉楼、脚木足白赊碉楼等早已蜚声海内外。据碳14测定,在马尔康的碉楼中,最久远的己有1200多年的历史。

直波碉楼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松岗镇,西距县城十五公里。建造于代中叶,共有碉楼4座,其中八角碉两座、四角碉两座,2座八角碉伫立于梭磨河东岸河谷缓坡地的直波村内,俗称直波碉,2座四角碉高耸于西岸松岗村的卧龙山梁上,为松岗土司官寨建筑一部,故俗称官寨碉,是土司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官寨碉按山势和所处位置分为南碉和北碉,二碉南北相向而立间距23米,均为九层,互为犄角依山就势直插云霄,与直波碉隔河相望,整个碉群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蔚为壮观。

直波北碉位于河谷一级平地上,平面外呈八角形,内呈圆形,整体由下往上渐内收成锥体,占地面积37.6平方米,碉楼的单边长度1.42-1.75m不等,碉楼通高43米,分十三层,碉楼内各楼层以小圆木铺垫,其上用木柴平铺密集,木柴上用枝桠,然后铺黄泥,逐层锤打坚实,夯打坚实后大约厚尺许,按势有倾斜度,每层间以木梯通上下。其底层为全封闭式,二层处设出入门,三、四层以上设藏式斗窗、供采光、暸撩羌角碉伫立于梭磨河东岸河谷缓坡地的直波村内,俗称直波碉,为。要望、射击之用,碉顶双层叠涩收边,顶外沿凸出碉身0.10米左右。古时,碉楼具有军事防御价值。

直波南碉位于河谷二级台地上,建筑形制同于北碉,占地面积45.7平方米,碉楼的单边长度1.2-1.3m不等。碉楼通高33.5米,分十一层。

官寨北碉:由于地势高差所致,基础起于低于官寨地坪的缓坡岩石之上,基础实心墙体高达6米。石木结构,“筏”式基础,片石垒砌,黄泥粘接,内加木筋,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墙体内的纵横交错搭接的木筋,形成了彼此之间的牵引拉力,由于基础较高为保证稳定墙体转角处还加有射筋,保证了建筑结构的整体性。碉通高29.2米,基座东西长8.6,南北宽8.2米。通体上窄下宽,内外收分,四角攒尖平屋顶(由每两边墙升起攒尖成四角)。碉内横梁东西向平置于墙内,各层间无横向交错,层高由下向上逐层减小32米不等,墙面抹黄泥。每层各墙面平开12个内大外小的“斗窗”(西墙3层以下未开窗),窗洞内为上小下大的梯形,外呈“1”字或“十”字形,起采光、通风、瞭望、射击之用,但部分窗洞口向下倾斜,推测其功用为方便观察碉楼下部情况而专设。北墙分别在第二和第五层开设门洞,二层门洞离地高5米。碉顶用两层交错方形雕花枋木作装饰, 7层北外墙用白石镶嵌成牛头图案 官寨南碉建筑形制同北碉,只因地势起伏不同,基础直接起于地表,通高有24.7米,基础底座东西长7.8,南北宽7.6米。该碉从外墙遗留的梁洞和涂抹的黄泥推断:碉周边曾围建有其他官寨建筑。                

马尔康松岗直波碉楼

      白赊八角碉楼 位于马尔康县脚木足乡白赊村,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坐北向南,石木结构,平面呈八角形。碉内平面呈圆形,整体自下向上渐收,呈台锥形,高约43.2米,内径6.2米,外边每边长1.9米,底部墙厚0.95米,八角碉现保存较少,具有较高的建筑研究价值。1984年,被阿坝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赊八角碉楼


      沙尔宗官寨碉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沙尔宗乡沙尔宗村,西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碉楼建造年代不详,分为五角碉和四角碉,依山势东西分布,系土司在沙尔宗所建官寨建筑的一部份,亦称官寨碉。五角碉,座东向西,石木结构,逐层渐收,平面外呈五角多边形,内呈四边形,该碉楼通高29米,四角碉位于五角碉以西30米处,座东向西,石木结构,逐层渐收,平面呈四角四边形,通高30米。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