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绒藏族独特的传统猪肉食文化

扁秋


        猪肉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传统食品,在历史的长河中,嘉绒藏族依据自己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食用猪肉的独特饮食文化,并且传承至今。宰猪的时间在每年冬季十二月进行,在前期宰杀的基础上,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分割、加工、储存、食用的特定规矩和特殊寓意等。作为一名出生于解放初期的嘉绒藏族,通过眼见、耳闻、口食、手动,见证和传承了嘉绒藏族古老独特的传统猪肉食文化,现简介如下:
       一、分割。分割是在前期麻绳勒杀、胸部取血、胸口缝合、烫毛的基础上,对猪的全身实行分割。首先,剥离猪的背膘(嘉绒藏语称“格日”), 一般为三指宽左右,从猪的胫部直至猪的尾部,呈长条型。它是整个猪膘中最肥的部分,俗话说猪肥不肥看背膘,它是评判每户人家一年饲养肥猪质量的重要标志,一般用手指衡量,三指为中等,四指为上等,四指以上为特等,两指以下为下等,因此,嘉绒藏族对背膘厚度十分关注。其次,一次性通剥猪的全身猪膘(嘉绒藏语称“达各儿”),整个猪膘呈椭圆形,在开水中烫一下,然后用木杆展伸,以免弯曲变形。第三,剥离四肢桶皮和猪耳内外层剥成皮桶。第四,分割猪头、肋骨和四肢腿。
       二、加工及储存。加工的主要内容有桶装肉、灌肠、板油、灌肺和回装肚。
       桶装肉其制作方法是:把瘦肉切成小块、拌上佐料(主要为食盐、辣椒面、花椒面和大蒜),将肉分别装在耳皮桶和肢皮桶中,把耳、前肢和后肢此分别相对后,用麻线缝合,制作完后阴干(皮桶装肉,嘉绒藏语统称为“八斯布”,耳皮包肉叫“得那八斯布”,前肢皮包肉叫“达雅八斯布”,后肢皮包肉叫“达米八斯布”)。

       灌肠又分为血肠、肉肠、粉肠和菜肠,其制作方法:肉肠(又叫香肠)制作方法与现代的一般香肠制作方法基本一致,但佐料配方有特殊讲究。血肠制作以猪血为主、参合少量白面拌佐料加水煮熟即可。粉肠制作以面粉为主、参合少量猪血拌佐料加水煮熟即可。菜肠制作则将嘉绒酸菜切细,拌佐料灌入肥肠阴干。(嘉绒藏语称香肠叫“波希锅”,血肠叫“大西布”,粉肠叫“得日布”,菜肠叫“可角布”) 灌肺,又叫吹肺。其制作方法:在温水中放上佐料搅匀,从猪肺气管中边灌边吹,将佐料吹至所有肺气管中,封口后在滚烫的草木灰中滚拌一下后阴干。(嘉绒藏语称灌肺叫“得措”)


       油饼和油肠制作方法:将猪板油薄膜撕下,把板油包在其中团成圆形,并用木板挟紧后阴干。油肠制作,则将猪板油砌细后装入肥肠中阴干。(嘉绒藏语称油饼叫“大子”,油肠叫“大子布”)
       回装肚制作方法:将猪蹄、猪尾巴和零星小骨装入猪肚内加水,封口后在滚烫草木灰中滚拌一下后熏干(嘉绒藏语称回装肚为“八格都”)。
       在加工制作以上产品时,除肉肠(香肠)、回装肚可熏干外,其余都在冬天冻干或阴干。这种制作和储存方法既保持了产品的鲜度和自身的营养,同时又便于长时间储存,而且味香可口,嘉绒藏族根据不同产品,在食用方法上也特别讲究,其主要形式有蒸、煮、炖、炒和烧烤。猪膘可炖菜、炒菜、烧烤、也可煮熟后切块切片食用。血肠、粉肠和菜肠以蒸为主,也可切块烧烤。包皮肉,煮好后切块,也可切片烧烤食用。肉肠(香肠)以烧烤为主,也可煮好后切片食用。灌(吹)肺则烧烤食用。肋腔骨主要用作炖菜。四肢(也叫香猪腿,嘉绒藏语叫“大米达亚”)煮好后切片食用,也可炖菜。油饼和油肠用作菜油。

       三、食用的特定规矩和特殊寓意。嘉绒藏族由于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礼遇等原因,在食用猪肉制品时,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习俗。背膘和香猪腿,主要用来招待贵客或作为贵客礼物。一般猪膘平常自食或出门时食用。猪耳包皮肉在每年冬季砍柴时食用,前肢包皮肉在春季下种时食用,后肢包皮肉在每年除圈肥时食用。油饼和油肠在家或出门时食用,回装肚专喂营养产子后的母牛。值得一提的是,嘉绒藏族宰猪后,讲究给亲戚送礼,其礼物主要有血肠、粉肠、肺,肝、心、腰再加部分膘和瘦肉。除膘和瘦肉作为亲戚品尝外,其余都含有深刻的亲情之寓意,血肠和粉肠寓意着亲戚间“一肠相连,亲密无间”。灌肺寓意着亲戚间“同呼吸、共命运”。肝寓意着亲戚间“肝胆相照,休戚与共”。亲戚间若是兄弟关系,礼物需加半个猪心,象征着“吾心一半就是你”,寓意兄弟间“心心相应”。亲戚间若是姊妹,礼品需加一个腰子,象征着“吾肾一边就是你”,寓意姊妹间的亲情如同“双肾相配,缺一不可”。


       在历史的长河中,嘉绒藏族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猪肉饮食文化。其主要特色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从整个猪肉的分割、加工、储存和饮食规矩的全貌观察,嘉绒藏族依据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需要,对猪肉制品的食用作了一次性全年计划安排,真可谓“一年早知道”,在什么时候食用什么制品,清清楚楚,即丰盛又节约。二是独特的加工和储存方法,造就了独特肉食品牌。如:嘉绒香猪腿、嘉绒藏香肠、嘉绒包皮肉、嘉绒灌肠,在历史上成为独特的品牌响誉四方。三是在社会交往礼遇中,以猪肉制品为载体,孕育了丰富的礼遇文化思想,“一肠相连,亲密无间”,“肝胆相照,休戚与共”。“同呼吸、共命运”,“吾心一半就是你,心心相应”,“吾肾一边就是你,双肾相配、缺一不可”。回想这些文化思想,充分体显了礼遇、亲情、温馨与和谐,真是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