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网站首页
嘉绒印象
文化动态
民风民俗
嘉绒锅庄
嘉绒唐卡
文化遗产
长征驿站
土司文化
嘉绒文化研究
旅游揽胜
文学艺术
红色记忆
长征路线
重要会议
红军长征遗址
马尔康三杰
红军长征纪念馆
红色文化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长征驿站>
红色记忆
2016-10-17
红一方面军在四土地区的经历——第九节:零星战斗
1935年7月2日,红军政治部主任朱瑞率2师6团在卓克基执行侦察、筹粮任务时,遭遇军阀马步芳部鲁大昌所属2个骑兵团的突然袭击。由于红军缺乏同骑兵作战的经验,不知道先打马还是先打人,伤亡颇多。
2016-10-17
红军播下革命火种——第一节:宣 传
早在中央红军向川西北挺进过程中,总政治部就发布了《渡过大渡河后适用的标语口号》,将其内容划分为“基本的”、“对刘文辉的”、“反对中央军的”、“发动群众斗争的”、“关于革命委员会的”、“对夷藏番回苗等少数民族的”、“关于红军主张的”、“动员群众加入红军拥护红军的”、“对川军士兵的”及“对中央军士兵的”共十大类八十三条。在四土境内多采用“对夷藏番回苗等少数民族的”,该类标语口号实际为红军面临前所未有的处境下的宣传大纲,共14条。
2016-10-17
红军播下革命火种——第二节:建立苏维埃政权
建立少数民族自己的革命政权,实现民族解放,作为中国工农红军在川西北期间执行党所发布的一系列民族政策中的主要内容,也是红军在民族工作、地方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广大红军指战员大力宣传番、夷、羌、回各自成立自己的政府,由番、夷、羌、回各民族中的劳苦大众掌握政权,不受汉族发财人的压迫,向各族人民传播欲改变长期受压迫、歧视的地位,得到彻底的解放,就必须建立和掌握自己的政权的思想。
2016-10-17
红军播下革命火种——第三节:红色武装
为保卫已取得的胜利果实,打击反动势力的破坏活动,红军在四土境内建立苏维埃政权后,根据以往在老根据地的工作方法和经验,迅速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武装,进行武装斗争,号召各族人民自己武装自己,“拿回番民自己的武装来联合加入红军,一同去打帝国主义国民党。”许多乡村先后成立“革命军”、“游击队”、“少先队”等组织。
2016-10-17
红军播下革命火种——第四节:恢复发展生产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首要任务就恢复、发展生产,领导和组织深受压迫剥削的藏民进行革命斗争。应群众要求,将一些民愤较大,作恶多的土豪劣绅、惯匪、恶霸控制起来,召开藏民大会惩办。深受压迫剥削的藏民,纷纷控诉军阀官吏的残暴、镇压、掠夺及不堪负重的差役捐税及土司、头人的豪强剥削。
2016-10-17
红军播下革命火种——第五节 : 援助红军
各地苏维埃成员率领游击队抬运伤病员,各族群众也主动协助护理红军伤病员,尽一切努力为伤病员供给柴、粮、肉等。红四方面在大藏寺建立规模较大的战地医院,接收伤病员也较多。附近村寨的青年妇女主动前往,为医院背水、砍柴、洗绷带,给伤病员喂水、换药。日部巴朗村村民银木让、白湾严克村村民旦根泽郎冒着被土司武装杀害的危险,把流散下来的红军小战士掩护下来,抚养成人。白湾加达村、党坝阿罗伯村、卓克基的苏维埃成员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积极掩护、收留伤病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