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网站首页
嘉绒印象
文化动态
民风民俗
嘉绒锅庄
嘉绒唐卡
文化遗产
长征驿站
土司文化
嘉绒文化研究
旅游揽胜
文学艺术
红色记忆
长征路线
重要会议
红军长征遗址
马尔康三杰
红军长征纪念馆
红色文化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长征驿站>
红色记忆
2016-10-17
红一方面军在四土地区的经历——红四方面军往返滞留四土地区
1935年6月中旬,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八十九师由理县薛城出发,经杂谷脑、夹壁等地向四土境内的马塘开进。下旬初,八十九师师长洪柴儒率二六七团,翻越海拨4600米的鹧鸪山,在距马塘18里处的可尔朗遭遇康猫寺日头喇嘛所率寺院僧众及土兵阻击。但因土兵缺乏训练,相持不久,便溃逃康猫寺内,二六七团旋即占领马塘。
2016-10-17
红一方面军在四土地区的经历——卓木碉会议
早在一、四方面军会师、北上方针贯彻伊始,张国焘就开展了一系列违背党性原则的活动。他通过两河口会议期间的见闻,认为一方面军疲劳过甚、精神不振,实力消耗过大,军容、纪律也不能和四方面军相比;认为中央犯了错误,难以正确领导红军。加之个人野心急剧膨胀,坚持其自由退却的思想。
2016-10-17
红一方面军在四土地区的经历——《绥、崇、丹懋战役计划》和《天芦名雅战役计划》
1935年10月7日,张国焘在卓木碉以“中革军委主席”名义发布《绥崇丹懋战役计划》,在对敌情作出各种估量后提出“我军主力采取秘密迅雷的手段,分由观音桥及党坝沿大金川两岸夹河并进,配合夺取绥靖、崇化,分取丹巴、懋功,以作南出天全、芦山,大邑的策源地。另以一部牵制并扼止鹧鸪山、马塘、梭磨、梦笔山一带之敌,以使主力得以各个击破消灭敌人,略取目的地。”为达到上述战役目的,将部队分为左、右两个纵队和左侧支部。
2016-10-17
红一方面军在四土地区的经历——第六节:朱德等人与张国焘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沙窝会议后,朱德奉命调往四方面军与张国焘共事。随后与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率红军总部赴左路军集结地卓克基。此时,中央根据实际情况,致电朱德、张国焘,决定改变原定经阿坝北上的方案,提出从班佑北上。但是,张国焘回到毛儿盖后,立即召开军以上干部会议,坚持其西出阿坝,北占夏河,向青海、甘肃地区西进的主张。
2016-10-17
红一方面军在四土地区的经历——第七节:曾中生之死
曾中生原名曾钟圣。1925年入党,黄浦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后到苏联留学。1930年任鄂豫皖苏区特委兼军委主席,是鄂豫皖苏区的开创者之一。在军事上有过人之才,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总结经验,克敌制胜。在他的领导下,鄂豫皖红军很快发展壮大起来,他本人也在苏区享有崇高的威望。
2016-10-17
红一方面军在四土地区的经历——第八节:红四方面军再次北上
1935年11月13日,中纵队及右纵队四军计15个团,向朱家场、太和场发起猛攻。16日,直下邛崃、名山大路上的重镇百丈。当天下午占领黑竹关、治安场、王店子。由于敌军沿邛名公路纵深配备,碉堡林立、兵力集中,红军前进受阻,遂将主力向百丈左右靠近。以九十三师围攻名山,三十二军向名山至洪雅的大路突击,吸引邛崃方向的援敌出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