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绒藏族神山崇拜习俗探析

 魏 强
[摘要]自古以来,居住在青藏高原东缘上的嘉绒藏族对神山顶礼膜拜,企望神山能够保佑本地区的草木旺盛,牲畜兴旺。人们采取诸如煨桑、转山、朝山、呈献供品、垒玛尼堆、悬挂经幡等各种方式,年复一年地祭拜神山。随着佛教思想的影响,这种山神崇拜的习俗又被赋予了某些新的内涵。
[关键词] 嘉绒藏族  崇拜习俗 神山

自然崇拜的对象,是直接为人们感官所觉察的自然力和自然物为崇拜对象的,这就是嘉绒藏族先民之所以对神山特别崇拜的原因。即使在后来,当佛教传入嘉绒藏区,人们的宗教信仰发生了质的转变后,神山在民间仍是人们主要信仰的神灵。神山崇拜习俗虽然产生于早期的自然崇拜时期。可直到现在,包括嘉绒藏族在内的所有藏民族对神山的崇敬之情依然非常强烈。


一、神山崇拜习俗的起因 

嘉绒藏族群众为什么要崇拜神山,这同他们的居住环境有着直接关系。从地理单元上看,嘉绒藏区处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脉地区河谷交错纵横,有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也有大峡谷。大部分嘉绒藏民族集中于这些山谷地带。人们在生活、生产、出行等各方面,都不得不与山打交道。对那些时时刻刻印入他们眼帘的高耸入云,且颇具震撼力的山峰,必然会产生神秘和敬畏的感觉。对群山环绕的区域内所发生的自然现象,特别是那些能够危及人们生命财产的狂风、暴风雪、雪崩、冰雹以及地震等自然现象,更会感到恐惧和无奈。在嘉绒藏族先民看来,这些怪异的、极具破坏力的灾害是无法抗拒的,他们认为,在这种巨大的破坏力面前自己是弱小的,是无能为力的。然而求知与探索似乎是人类的天性,生活在大自然里,人类总是在不断解释,不断总结各种自然现象,他们试图找到这些不可抗力的奥妙。嘉绒藏族先民也是如此,他们在大自然无休止的肆虐过程中,以原始的、荒诞的认识视野去看待这种极具威胁的自然力。他们认为,在他们周围的高山都有威力无比的神灵,神灵在支配那些绵延起伏,直插云霄的山峰。或者说山本身就是神灵的化身。而那些直接干扰他们自己生活和生产劳动的自然现象,则都是神灵所显示出来的超人间的“神奇力量”。在他们看来神灵的高兴与否对他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有直接影响,甚至能控制他们的命运。如果山神高兴,那么他们就能获得实惠,比如狩猎和采集都可获得足够的数量,以满足他们的生活之需。同样,自己和家人也会身体健康,无病无灾;如果山神不高兴,则会发生暴风雪、雪崩、冰雹等灾害,这些自然灾害都将会殃及到他们,破坏他们的家园,甚至可夺去他们的生命。正是出于这种原因,嘉绒藏族先民便采取了顶礼膜拜,虔心供奉的方式,以博得神灵欢心,求其福佑,生活幸福。一位藏族老牧民曾这样地说过:“由于山神能够呼风唤雨,能降下大雪和冰雹,也能保佑我们平安健康,保佑我们的牲畜兴旺,他是既能降灾也能降福的神灵,所以我们既敬重他,也恳求他,拜服于他……”[1]由此可见,护佑生灵,免遭涂炭是藏族山神崇拜习俗产生的原因所在。


二、嘉绒藏族神山崇拜习俗的特点
在嘉绒藏区,人们崇拜山神的习俗非常普遍,他们几乎给每一座高山都赋予了一个美好的传说,有的山峰还被说成是神灵的化身,神灵主宰着一方生灵的命运。人们敬畏神山,不敢动神山的一草一木,如果谁动了神山上的东西,轻者本人会受到神灵的惩罚,不是生病就是家中遭遇灾祸;重者这一方的百姓都会遭殃,瘟疫流行,灾害不断。所以,嘉绒藏族全村寨的男人都要经常神山上去举行祈祷仪式,祈求山神帮助战胜敌人或保佑一方人畜平安。
墨尔多神山是嘉绒藏族最为仰慕和崇拜的神山。墨尔多山位于大小、金川之间,南北走向,跨马尔康、金川、小金、丹巴,处于嘉绒腹地,北看似一尊巨佛跨着猛狮奔驰。墨尔多山南仰看犹如绿色的宝瓶置于地毯上,所以说墨尔多山是嘉绒地区的名山。在墨尔多山的
北面,山顶上并列着一座座山峰,人们称是喜玛拉雅、冈底斯山、唐古拉山等藏区八大神山的缩影。
墨尔多山主峰象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高耸入云,山顶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光芒四射,四周群山皆面向墨尔多山,神奇的是,面向墨尔多的群山皆做俯首状,形成了千山共捧的壮观景象。山腰下部有一高500余米笋壮巨石,突兀挺拔。巨石顶部有一喷泉对天喷射,石笋峰对面是一沟谷,状如人腹。沟谷下有一深不可测的溶洞,洞口处低矮窄小,侧身方可进入其中,但溶洞壁深处却较为宽敞,洞壁的岩纹形成变化多端绝妙无比的图案和壁画。人们称此洞为“神仙洞”。在“神仙洞”左侧的山体悬岩绝壁下是长长的岩缝和岩洞,岩壁上有很多奇妙的图案,传说有缘者可见岩壁上有二十一尊不同造型的观世音佛像。顺岩脚有不少岩洞和岩窝,以前有不少喇嘛、和尚、道士到此修行,并修有许多修行场所。岩脚有一眼小泉,传说泉水可治三百余种病,还可预照祸福,如泉水充足清彻透明,不仅可以治病,而且预示着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六畜兴旺。如涌出的泉水细小混浊,预示有灾害出现,粮食欠收,牲畜多病,人要饮用就会染上麻疯。在墨尔多山的北面,有一个数十亩的高山海子,随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呈现各种奇景,海子更加奇丽神秘,人们称之为“神海”。顺着山脊北去有一小海子,称“灭颜措”即毒药海,巨毒无比,蚊虫乃至小鸟飞越水面,都要被熏毒而死,人畜饮之也必死无疑。海水顺下游流出,往下一里之地,有一天然形成的石头拱桥,海水在桥下流过,桥上有一球形巨石,四季潮润,形成露珠滴入流水中,经石拱桥下流过的海水就无毒了,人畜可以饮用,传说墨尔多山神为救山下的生灵,在此滴入神水解毒。形成一种极为神秘的现象。在墨尔多山的西北面有一雄峰,状如向墨尔多山躬身哈腰拜服似的,人们称之为夺尔基山,在它的左背面,有一小山峰,状如一顶毡帽,称之为“染”,其意为毡帽。传说是墨尔多山神射落的夺尔基山神的毡帽。
山是嘉绒藏族的衣食之源,在山地上播种农作物,在山坡的草地上放牧着家畜,山上有各种树、花、药材,有各种飞禽走兽,这一切都是山神的赐给。嘉绒藏族不但崇拜墨尔多山,同时还崇拜黄龙峨眉、唐古拉。这与嘉绒地区信奉的宗教有关,嘉绒地区早期信奉的是本教,后来传入藏传佛教,现在藏传佛教和本教溶为一体。嘉绒地区的本教和佛教把黄龙、峨眉唐古拉作为主要的神山进行崇拜。 
三、嘉绒藏族神山崇拜习俗的方式与目的 
从总的方面来看,嘉绒地区的山崇拜形式主要有煨桑、转山、朝山、建嘛呢堆等,此外也包括一些特定的节日。
  煨桑是嘉绒藏族祭祀礼仪中的一种主要形式,适用于所有的祭祀活动。对山神的祭拜中也是常用的一种方式。一般来说,每座山都设有很多煨桑的地方。如山顶、山腰的隆起处和山脚的台地上,等等。此外,还修有石塔,在石塔前煨桑,石塔中央插玛尼旗和树枝,树枝上栓有白马鸡毛、白羊毛或彩色布条。插玛尼旗和插树枝是一项较为隆重的形式,一般都是在看花节时进行,有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举行。煨桑主要是烧桑烟祭神,桑烟的材料柏树为最好,桦树枝和青杠树枝也可代用。烧上桑烟还要撒上糟耙和五谷,借山风挥撒龙达,嘴里念着拜祭山神的祭词。这种煨桑活动可以集体进行,也可单个进行。在山上煨桑一般有三处——山顶、山腰和山脚。在山顶只是在每年的看花节时煨一次桑;而在山腰和山脚次数就会多一些。我们可以通过下边的这段记录了解到嘉绒藏族是如何以煨桑的方式祭祀神山的。
  “每到藏历的二月二十一,草坡各寨便要举行敬山神的煨桑仪式,以企求神灵保佑农牧业来年丰收。大家先用柏树枝和花椒树枝叶,扎成束状,下端成三叉形置于地上,其周围堆了四大捆柏树和松树的枝叶,这里便成了桑堆。桑堆的两旁各置青稞面团二十五个,复以青稞面制作的大盘二十五个,盛以蜂蜜,置放于面团之侧。这两种祭品都要放成五行一列。正面桑堆前则放青稞面五碗和用五色彩线束好的柏树枝五束,这些柏树枝必须要放成一排。一切准备停当,巫师(后期祭祀山神也有的是藏传佛教喇嘛主持)便开始念诵经咒,等经咒诵完后,便由巫师将桑堆上的松柏枝叶点燃。此时大家便在巫师的指挥下,将供品由上而下,从左到右,一件一件地投入正在燃烧的桑堆中。次序是先投青稞面团,继之以小柏树枝束,再次之为青稞酒,最后是蜂糖蜜碳。”[2]仪式完毕,一系列庆典活动随即展开,赛马、摔跤、拔河、唱歌、跳舞等,热闹异常,一连数日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热烈的气氛中。
在黑水每年农历六月十五这天,各村寨的人聚集到祭祀场所。由本教寺院僧人念诵平安经,然后焚烧柏树枝祭祀山神,祈求山神保佑,免遭灾害。
煨桑祭祀山神的习俗最早始于藏族先民的自然崇拜,是藏族先民借以表达对山神崇拜的一种形式,他们利用煨桑时所产生那股不断向天空升腾的烟雾,以达到“达神”和“迎神”和祈请神灵莅临、求福的目的。每天早晚,要在每家人屋顶的小塔煨桑,祈求山神为这一家人带来吉祥平安。每一月的初一、十五要到山头上的嘛哩堆堆上煨桑。四、五月份是祭祀山神的主要季节,全寨子的人都要到山上去,插上玛尼旗,插供山神用来战胜恶魔的箭。煨桑的规模较大,已不是只焚烧柏枝了,而是堆一大堆祭禾,要使烟雾越大越好。村民们朝火堆里撒青稞、糌粑、面粉,并请喇嘛念经。在祭祀山神的活动中,凡是近期内家中死了人或者到过死者家中的人,是不能参加祭山神活动的,认为这两种人到了祭祀现场,祭祀就不灵验,会下冰雹。偶有人犯了规,必须重新进行一次祭祀活动。
嘉绒藏族祭祀山神的形式还有转山。转山活动有以家庭为单位的、有的是朋友们结伴而行、也有几个或者是十几个家庭成群结队去转山。转山前有个简单的仪式,即请僧人念经。转山的方向也是有要求的,要依顺时针方向转山。在转山的过程中要煨桑,放置刻好的玛尼石,在转山前,也要向山神敬献哈达,酥油、奶渣、牛毛绳或一些贵重物品。转山的方式一般为两种,一是骑马,二是步行。在步行中又有一般步行和施礼步行(或叫做磕长头)两种,一些转山者往往采用磕长头的方式以表示对山神的崇高敬意。他们走上几步,把双手高举过头顶,再收回于胸前,然后全身向前缓慢扑倒,直伸双臂,两腿绷直,额头触地,起身后前走上几步再拜。转山者不辞劳苦,历尽磨难,以这种“五体投地”的方式向山神表达了自己最诚挚的敬意。甘孜州丹巴县,每到农闲季节都有一些藏民从县城章谷缜出发,逆小金河而上,钻进三岔沟,翻越海拔四千多米的单干山。转山的人们风餐露宿,爬冰踏雪,到金川县的马尔帮后,又沿大金川河而下返回章谷缜。围绕墨尔多神山徒步转一周,行程约二百五十里,通常要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这种延续千年的转山活动,表达了嘉绒藏族对神山的无比崇敬之情。丹巴藏民将转山分为“西果”和“龙果”两种,“西果”意为外转,是围绕某一座主要神山为中心的外围转的活动。“龙果”意为内转,是围绕几座或一座神山转的活动。在历史上,丹巴藏族百姓参加转山的人数很多,转山队伍中尤以中老年人居多。人们转山时怀着虔诚之心,带着一心一意祛取某种疾病的愿望。在转山活动中,一些中老年人久治不愈的疾病消失了,体质明显增强,人们认为是自己虔诚的心感动神灵的结果。
还有祭拜神山的方式即朝山。朝山是指对离自己住地较近的名山的专程朝拜。被朝拜的山往往都是非常有名的神山,如墨尔多、峨眉、黄龙等。对这些山上的景观、庙宇都要一一朝拜,捐一些香烛钱,再请一些宗教纪念品回家予以供奉,以求全家平安。比如丹巴县巴底乡千百年来一直沿袭着春季朝山的习俗。朝山前要准备经幡,这一般是老人的事,他们用自制的墨汁在五颜六色的纸上印经幡。年轻人要做的是取净水和白石头子,他们的活较累,要走很长的路。主要是负责将运来的水和石子撒落在指定的路段,还要在沿途固定的小岩窝插经幡。
在丹巴革什扎乡,一般在夏季举行朝山活动。届时,各家各户的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男人带着五谷粮食、柏枝、印有经文的经幡、风马旗,还有藏香等祭祀用品。女人则带代表吉祥的麦子,背负可供一家老少一天享用的火烧馍、香猪腿、青稞酒等。沿着转山路途,开始爬山,途中人们摘取路边四季常青的绿叶(如柏枝、松枝、杉枝等),放在固定“拉摘”(山塔)上,口念“拉索”(祭祀神仙),以表明自己诚挚之心,祈祷未来降福于己,扎西德勒!人们陆续到达山顶后,就依次围绕白塔或祭祀台转,一边转一边口颂:东方的墨尔多神山、本地墨尔多神山的护法神、土地神等,降福于人间,为家乡带来平安,让家乡五谷丰登,交斯切(祈求之意)!每人至少要转上三圈,多转不限。之后向墨尔多神山方向、本地的土地神等依次磕三个头。男人在山顶的祭祀台上煨桑,把家中带来的祭祀用品放进烟祭台,并不断高呼“拉加罗”(神胜了之意)女人们将五谷粮食洒向烟祭台,欢呼(扎西学)。顿时香烟缭绕,预兆着将有个好收成。在山上吃过饭后,人们开始下山,下山时男女轮番颂唱本教“八字真经”。晚上,老少都回到家中,年轻人还要举行篝火晚会,跳锅庄或唱情歌一直到次日。
此外,在嘉绒其他地区,这种朝山活动也十分盛行。有些地区的朝山时间是定在阴历四月十一。届时全村家家户户在碉楼上烧香熏烟,朝山的人们带上备好的东西,向神山进发。一路上,人们默诵玛尼经,沿路在固定的石岩旁、杉树下依次插经幡、放白石子、洒净水。当人们到了神山顶,则旋即在树枝上挂上经幡。僧人念颂祝神山吉祥的经文,还要把用酥油捏塑的各类模型及煨桑用的油料、面粉等放进塔内燃着。此时,朝山的善男信女围着升腾的香烟,绕着山顶和塔群转经,高声念诵赞颂神山的玛尼经。男童们边转经边吹海螺和小铜号。念诵声此起彼伏,男唱女和,一曲高过一曲,久久回荡在神山上空。在太阳偏西时,朝山人背上象征吉祥的柏桦枝叶和杜鹏花,沿着弯曲的山路,唱着玛尼,高呼“拉加罗(神胜利之意)”,下山回家。渐近村寨察,家里人听见歌声和欢呼声,立即登上碉楼边应和边煨桑烧香。此时,香烟和欢呼声相呼应,齐贺朝山顺利、圆满。朝山归来的年轻人似贵客般被老人从门外迎进家中,祝福之语滔滔不绝。晚辈则向老人叙述一天的经过。
另外,嘉绒藏族在每年农历五月初四还要举行一个朝山会,这个朝山会充分展示了嘉绒藏族崇拜神山的宗教活动。每到这一天,四姑娘山朝山坪上挂满经幡。四面八方的藏民不约而同地到朝山坪朝拜四姑娘山。是日,百余名喇嘛聚集于此。当仪式开始时,其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喇嘛引着他们在朝圣的地方打坐、诵经。接下来,喇嘛们便吹着莽筒、敲锣打鼓围着朝山坪走上一圈,他们的身后还跟着虔诚的藏民及满天飘洒的“龙达”,他们祈愿四姑娘山神能够赐予这里的百姓祥和太平、五谷丰登。
朝山不过多是嘉绒藏族祭拜神山的一种方式,最终目的就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企盼。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取悦神山,让掌管神山的神多为民间做善事。从而体现了人们对神山的依赖感。这里所讲的依赖感同前边讲的敬畏感其实是相辅相存的,敬畏感和依赖感是嘉绒藏族宗教生活中最为基本的情感体验。

四、结语 

在嘉绒藏区,山神在人们的心里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从古至今,嘉绒藏族百姓对山神的景仰之情从未衰减。从总的方面看,人们供奉山神,是企望山神能够保佑本地区无灾无害、农牧业丰收、家庭幸福、人丁兴旺。嘉绒藏族的神山崇拜作为一种宗教和民俗方面的文化现象,后来又受到了藏传佛教思想的影响,古老的原始自然崇拜又融进了人为宗教的思想内涵,因而,其中的文化成分也就趋于丰富。比如以转山方式为例,在当地人看来,绕山转一圈可以清除一生的罪孽,转十圈可在五百次生死轮回中免遭堕入地狱之苦,能转上一百圈即可于今生今世成佛。《墨尔多神山志》记载:“围绕墨尔多神山转一周,相当于念经七万遍。来生不得下地狱,今生也能消灾难。”

 [作者简介]魏强,男,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副教授。
[1]田必伟.藏族原始宗教观念演变试析,西藏研究,1989,第三期。
[2]西南民族学院,嘉绒藏区调查材料。